笔趣阁
会员登录
首页 >历史军事 >战国纵横:鬼谷子的局(1-15册) > 第006章|?秦公主为国舍身?魏惠王杀鸡儆猴

第006章|?秦公主为国舍身?魏惠王杀鸡儆猴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秦后宫后花园中,太子嬴驷、公子华、紫云及一拨公子、公主围成一个圈,无不屏住呼吸。大圈正中是一个大盆,盆中两只蛐蛐激战正酣。秦孝公的母亲—年过七旬的老夫人弯腰站在最好的位置,看得揪心。

盆中一只蛐蛐是黑头,另一只头上被抹上粉白色,似乎是唇膏之类。斗有一时,黑头的明显占上风,粉头的渐渐落败。

紫云手指粉头,大叫:“哎呀,彩凤,快咬呀,咬死黑雕!”

小公主们齐声喊:“咬咬咬,咬死小黑雕!”

又斗几个回合,黑头擒住粉头脖子,将它牢牢按住。见粉头遇险,紫云尖叫一声,扑进老夫人怀里。

老夫人急叫:“驷儿,快,快叫它撒手!”

嬴驷伸手进去,捉住黑头,小心翼翼地放进一只盒子里。

盆中那粉头仰天躺在那儿,一动不动,似是不行了。公子华上前,将它小心拿起,放在掌心。

老夫人看向公子华:“拿过来,让老身看看!”

众公主齐围过来。就在这时,粉头突然跃起,只几下,就弹进旁边的树丛。公子华等几个小伙子忙去寻找。

紫云冲他们急叫:“别找了,别找了!”

公子华回头,不解地看着她:“云妹,为啥不找了?”

紫云眼珠子一转,俏脸一笑:“就让它待在林子里吧,我们换个玩法。”

嬴驷看向她:“云妹,想玩啥,说吧!”

紫云咬牙切齿:“打河西,杀魏人!”

众公主拍手:“杀魏人,对,杀魏人!”

公子华凑近她,故意逗乐:“云妹,谁当魏人呢?”

紫云看向老妇人,嗲声道:“奶奶!”一头扑进她怀里。

“呵呵呵,”老妇人笑着轻拍她背,指点嬴驷几个公子,“当然是你们几个小泼皮喽!”转对众公主,气宇轩昂,“都随老身回去,换上戎装,拿起刀枪,由老身挂帅,夺河西,杀魏贼!”

众公主举拳,齐喊:“夺河西,杀魏贼!”

嬴驷、公子华等互望一眼,各做怪脸。

在不远处的灌木丛后,秦孝公和内臣静静地望着公子和公主们各去换装。待到场中空无一人时,秦孝公泪水流出,掩袖拭去,缓缓闭上眼睛,耳边响起公孙鞅的声音:“百无一用方是大用。舍此一女,可得全局啊,君上!”

“百无一用,方是大用??舍此一女,可得全局??”孝公喃声自语。

猛然,秦孝公抬头,看向内臣。

内臣一怔,轻声问道:“君上?”

“摆驾大良造府!”

一见公孙鞅,秦孝公就开门见山道:“依爱卿之见,紫云何时出嫁为宜?”

见孝公想通了,公孙鞅拱手:“逢泽之会就是佳期。魏王登基,秦魏联姻,魏王双喜临门,对我更无防范之心!”

“何人送亲为妥?”

“臣陪殿下!”

“何时动身?”

“十日之后!”

“十日?”秦孝公显然没想到时间如此紧迫,愣怔有顷,转对内臣,“传旨后宫,为紫云公主准备嫁妆!”

内臣拱手:“老奴领旨!”转身离去。

赶赴后宫的途中,内臣越走越慢,眉头紧皱,心中暗暗叫苦:“天哪,这个旨让老奴??怎么传哪?”

后花园中,贵族们的“秦魏大战”激战完毕,魏武卒“尸横遍地”,秦武士无一“负伤”。作为三军统帅的老夫人亲自打扫战场,检视敌尸,踢踢这个,用拐杖捣捣那个,一本正经。

紫云等一应公主跟在身后,着秦武士装,一手执枪或剑,一手持盾,个个满头是汗,风风火火,飒爽英姿。

不一会儿,老夫人在横七竖八的“尸体”中转满一圈,满意地点头,冲“尸体”们笑道:“呵呵呵,孙子们,战斗结束,爬起来吧!”

所有“尸体”全爬起来,个个龇牙咧嘴。

紫云公主看向老妇人,兴奋地说:“奶奶,我这就把全歼魏寇、收复河西的喜讯告诉娘亲去!”

老夫人走到她身边,轻拍她的肩膀,乐呵呵道:“好呀,快点去,告诉她是奶奶挂的帅!”

“好咧!”紫云应一声,飞跑而去。

孝公夫人是韩昭侯胞妹,当年献公为了从魏国夺回河西,与韩结盟,聘娶韩女为太子妃,育子嬴驷。河西之战中献公罹难,孝公即位,立韩女为夫人,次年育女紫云。紫云是正宫正出,又是太子胞妹,在诸公主中自然是地位最高,加之出落得漂亮,嘴巴又乖巧,不仅甚得孝公宠爱,更是老夫人的掌上明珠。

内臣向秦公夫人传旨时,恰遇紫云公主如旋风般冲进宫门。看到内臣跪地更咽,孝公夫人泪眼模糊,紫云惊呆了。

紫云跑到母亲身边,急切问道:“娘亲,出什么事了?”

孝公夫人一把将她搂在怀里,放声悲哭:“云儿—”

“娘亲,怎么回事呀?”

秦公夫人什么也不说,只将紫云紧紧搂在怀里。

紫云挣脱开,一把扯住跪在地上的内臣:“快说,怎么回事儿?”

内臣更咽道:“公??公主??”

“说呀,你??你这是要急死我哩!”

内臣一个狠心,擦去泪,抬头看她,破涕为笑道:“老奴这儿给公主贺喜了!”

紫云惊愕:“贺喜?什么喜?”

“君上??君上为公主许婚,再过几日,公主??公主就要出嫁了!”

好端端的突然许嫁,先前亦未听公父说起过,紫云惊呆了。

紫云回过神来,转向夫人,目光征询:“娘亲,这??可是真的?”

夫人点头。

“许??许给哪一家?”

“魏室公子,上将军魏卬!”

听到是嫁魏人,刚刚杀完魏人的紫云花容失色,“啊”地惨叫一声,双手捂脸,飞跑而去。

时已近昏,日落西山。

灯光下,老夫人正在仆女侍奉下换衣,卸妆,紫云就如丢了魂似的旋进宫门,一头扑向老夫人,抱住她的两条老腿,大放悲声。

老夫人慌神了:“云儿,云儿,你??你这是咋哩?”

紫云哭了个伤心欲绝,将她的腿越抱越紧。

老夫人坐下来,心疼如割,搂住紫云又是拍又是哄。紫云哭着哭着竟然噎气了,老夫人急急拍背,连拍数下,方使紫云缓过一口气。

就在老夫人摸不着头脑时,孝公夫人跌跌撞撞地跑过来。

“你??来得正好,快说,怎么回事儿?”老夫人劈头就问。

孝公夫人“扑通”跪下,泣不成声:“娘—”悲悲切切地将来龙去脉一一诉知。

是夜,秦国先庙的偏殿里,老夫人端坐于席,身边站着侍女,背后是先君献公的画像和灵位。灵位前面默然跪着秦孝公,再后是嬴虔和嬴驷。

四周静寂。

老夫人脸色煞白,满面怒容,龙头拐杖将地面捣得“咚咚”直响。伴着拐杖的落地声,老夫人字字如锤:“魏寇霸我河西,杀我夫君,与我血仇不共戴天,嬴渠梁,你??你个不孝之子,不去报仇倒也罢了,这且说说,为什么还要把老身的云儿嫁给魏贼?”

不明所以的嬴虔、嬴驷总算明白过来,无不惊愕。

秦孝公将头埋在地上,屁股高高撅起,任由老夫人责问,只不作声。

老夫人扭头,看一眼秦国列位先君的灵牌,声音更重:“嬴渠梁,你好好看看,列祖列宗的牌位都在这里,你先父的英灵正在看着你呢!”

秦孝公头叩得更低,仍不作声。

“嘿嘿,”老夫人冷笑两声,目光移向秦孝公,“嬴渠梁,你以为你不说话,就能蒙混过去,是吗?老身问你,听说又是公孙鞅自作主张,把云儿给卖了,是不是?”

秦孝公终于出声,嗫嚅道:“回母亲的话,此事与公孙鞅无关,是不孝子自作主张,托公孙鞅向魏室提亲。母亲要打要罚,渠梁认领!”

“你你你??”老夫人怒极而泣,“你净包庇那个外乡人。”手指嬴虔、虔驷,“你睁眼看看他们,公孙鞅今儿责这个,明儿罚那个,只怕老身这把朽骨头,不定哪天也要受他敲打。嬴渠梁,你??你口口声声孝字当头,今儿就在这儿,当着列祖列宗的面,你向老身说说清楚!”

秦孝公再次撅起屁股,任凭老夫人百般斥责,一句犟嘴的话也不出口。

公孙鞅推动变法改制,受到牵连的多是世族旧臣,而这些人中,大多数都与老夫人有所牵连,因而老夫人是一百个不称心。此番借得这个因由,老夫人连哭带诉,将公孙鞅又斥又骂:“他公孙鞅算个什么东西?一个丧家之犬,流窜我邦,偏就入了你的眼,害得老身??亲朋旧友??死的死了,没有死的,哪个能有好日子过?”擦把老泪,看向嬴虔,“嬴虔!”

在公孙鞅实施变法的第七个年头时,太子嬴驷触犯秦法。不杀鸡,无以儆猴,而太子迟早要继承大位,不宜受刑,又不可不罚,公孙鞅遂刑其傅公子虔,黥其师公孙贾,又将太子割发代刑。被公孙鞅劓过鼻子的嬴虔爬前几步,朝老夫人悲泣道:“母亲—”

“抬起脸,让你大哥好好瞧瞧你的鼻子!”

嬴虔勾起旧怨,放声泣道:“母—亲—”

“劓我儿子,罚我孙子,连我孙子之师也遭黥面,这又??”老夫人拭把泪,接着泣诉,“将我云儿嫁给贼人!”将拐杖狠狠捣向孝公面前的石地板,差点儿敲在孝公头上。

嬴虔、嬴驷无不悲哭,只有孝公默不作声。

老夫人说得累了,抹把老泪,厉声道:“嬴渠梁,你听好,没有老身的旨意,我的云儿你谁也不能嫁!”忽地起身,拄起杖,在侍女的搀扶下嘚嘚嘚地走出殿门。

直到老夫人走远,秦孝公才从地上站起来,沉起面孔扫一眼跪在一旁不知所措的嬴虔、嬴驷,一个转身,大踏步离去。

一直候在门外的内臣小跑着跟在身后。

快到书房时,孝公放慢脚步。

内臣紧赶一步,小声道:“君上,紫云公主的事儿,要不??缓一缓?”

秦孝公顿住脚步,转对内臣,面孔狰狞:“缓什么缓?传旨,紫云出嫁之事尽快操办!再有,从今日起,无论是朝廷还是后宫,除老夫人之外,谁敢再议此事,杀无赦!”

内臣打个惊怔:“臣??领旨!”

魏惠王向列国发出传檄,邀请众公侯于六月既望会于逢泽,庆贺他的称王大典。因时间紧迫,对于距离较远的国家,如燕、楚、越等,陈轸只是函谕他们知情,而对较近的国家,如秦、齐、韩、赵、中山、义渠及卫、鲁、陈、宋等泗上小国,他则逐个特使传帖。为示隆重,魏惠王特地附上自己亲笔书写的请柬,且在上面用新的王玺压上朱印。

为确保盟会不出纰漏,同时也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抵触,魏惠王特别调动五万武卒,由上将军公子卬统率,先一步抵达大梁。惠王自己也提前十日动身,乘坐王辇,威风八面地开赴逢泽。

惠王的使臣赶至卫都帝丘,呈上请柬。卫成公一看,傻眼了。妥善安排好使臣,卫成公迅即召来老臣孙机商议对策。

孙机是兵家孙武子的四世孙,本为宋国宰辅,因与宋公不睦,于二十年前携二子赴卫,被卫成公任命为宰辅,后改称相国。

孙机读毕魏惠王的亲笔信函,两道长眉拧成疙瘩,许久,望向成公:“君上??”

卫成公的目光落在他饱经风霜的老脸上:“老爱卿,依你之见,这次逢泽之会,寡人是去还是不去?”

“老臣以为,君上去也不是,不去也不是!”

“先说不去有何不是!”

“齐、韩、赵三国可以不去,君上却不可不去!魏罃此举虽说冒犯天下,却也不是我等弱小所能抗阻的!”

卫成公微闭双眼,陷入深思,许久,抬头问道:“听老爱卿之意,齐、赵、韩三国或许不去?”

孙机点头应道:“依老臣所见,莫说是齐、赵、韩三个大国不去,纵使泗上小国,也未必尽去!”

卫成公若有所思。

“然而,”孙机一字一顿,“其他小国可以不去,独君上不能不去!”

卫成公十分诧异:“咦,这又是为什么呀?”

“恕老臣妄言,泗上诸国,唯我离大魏最近,且无险可守。若是不去,依魏罃秉性,势必拿我开刀,取杀鸡儆猴之效!”

卫成公再次陷入深思,有顷,猛地抬头:“这是不去的不是。寡人若去,又有什么不是?”

“齐、赵、韩三国可以去,君上却不可以!”

卫成公一怔:“此话从何说起?”

“魏侯称王,是谋逆篡上。齐、韩、赵三国与魏一样,皆是大夫篡上,非周初封侯,早已坏了名声。君上却是不同。君上先祖是武王胞弟,与周室血脉相连。君上若是去了,就等于赞同谋逆之实,虽可保住一时安危,青史却留骂名,至少也是贻笑于后人!”

卫成公点头:“老爱卿所言极是!寡人思来想去,也是没个决断!老爱卿可有两全之策?”

孙机缓缓道:“君上,您看这样如何?逢泽之会,由老臣陪同太子前往支应。只要多备礼物,言辞逢迎,魏侯也不至于迁怒于我!”江文学城

卫成公闭上眼睛,再次陷入深思,良久,猛地睁眼,摇头道:“这是五十步笑百步,不可!”

“唉,”孙机长叹一声,“的确是五十步笑百步,可??老臣实在拿不出更好的办法!”

卫成公一横眉毛,毅然决然道:“既然去也不是,不去也不是,使太子去也不是,寡人也就豁出去了!老爱卿,你安排使臣,备上厚礼,分别问聘齐、韩、赵诸国!只要他们不去,想他魏罃也不敢拿寡人怎样!”

“老臣遵旨!”

孙机回到相府,立即安排几个大夫,备齐厚礼,连夜出使齐、赵、韩、楚四国,名为问聘,实为探听虚实。一切整装就绪后,几人在相府大门外,扬起使节,与孙机拱手作别。

送走使臣,已是人定时分。孙机梳洗已毕,换上睡衣,在榻上躺了有一会儿,忽地坐起,愣了片刻,找件衣服披上,走出寝房,信步来到长孙孙宾的书房。

孙机共有两个儿子,长子孙操是卫国边城重镇平阳的郡守,次子孙安是平阳的郡司马,共同负责平阳防务。孙宾是孙操的长子,早过冠年,孙机将他留在府中,一来处理相府事务,二来也是教导他为人立事。

孙机进门时,孙宾正在几前正襟端坐,秉烛夜读。几案旁边整齐地码放几捆竹简,旁边立着一支叫作笙的排管,是孙宾唯一喜欢的乐器。许是读得过于专注,孙机走到跟前,孙宾仍无察觉,只将两眼聚精会神地盯在竹简上,口中喃喃诵读。

孙机轻咳一声。

孙宾抬头,起身叩道:“宾儿叩见爷爷!”

孙机在对面几前坐下,目光落在孙宾手中的竹简上。

孙宾坐起,冲他笑道:“爷爷,这么晚了,您还不睡?”

孙机目光仍盯在他的竹简上:“宾儿,读的什么书呀,这么入神?”

孙宾将竹简双手奉上:“爷爷请看,是墨子前辈写的,讲的是兼爱!”

孙机翻几下竹简,递还给他:“墨家是方今显学,墨者多是有道高士,此书值得一读。宾儿,依你看来,书中所言可有道理?”

孙宾坐直身子,正正衣襟:“回禀爷爷,墨子前辈所言,全是天下至理:‘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,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,人民不相爱则必相贼,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,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,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。天下之人皆不相爱,强必执弱,富必侮贫,贵必傲贱,诈必欺愚??’真是句句切中时弊啊!今天下相争,民不聊生,起因就在此处,就在互不相爱。如果人人相爱,天下就会‘强不执弱,众不劫寡,富不侮贫,贵不傲贱,诈不欺愚’,是谓圣人之境!”

孙机长叹一声:“唉,宾儿,爷爷希望你能记住,所有这些,只是如果而已!”

孙宾惊愕:“爷爷何出此言?”

孙机再叹一声,缓缓说道:“因为狼总是想吃羊的,羊也总是想吃草的!”

孙宾抬头望着孙机:“爷爷,出什么事了,能否告诉宾儿?”

“我想让你速去平阳,告诉你的父亲和叔父,要他们即刻储粮储水,加固城防,准备应战!”

“应战?”孙宾愕然,“爷爷,眼下风平浪静,我们为什么要应战?”

“因为狼想吃羊,羊又不甘心哪!宾儿,早点睡吧,明日凌晨动身不迟!还有,告诉你父亲,他还有最多两个月时间,要他尽快组织人力,加固城墙,深挖壕沟,放满水!敌人若打过来,平阳首当其冲!”

“敌人?”孙宾眼珠子连转几转,“您是说,魏人?”

“唉,”孙机长叹一声,“就算是魏人吧。”看向几案上的排管,“宾儿,爷爷久未听到你的笙音了,来一曲。”

“爷爷想听什么?”孙宾取过排管。

“《大武》。”

孙宾点头,吹奏。

寂静的夜空荡起《大武》那金戈铁马的旋律。

因有大沟开通的事,大梁守丞柳雁原本就在逢泽之滨准备了盛大的典礼场面,不说彩旗遍地、礼台高筑、万人观瞻,即使丰富多彩的民间乐舞也足以使人大饱眼福。

上卿兼大宗伯陈轸先一步赶到逢泽,看到这个场面,心中暗喜,朝前来迎接的柳雁问道:“柳大人,一路走来,大梁城中好不热闹,是有什么重大节庆吗?”

“呵呵呵呵,”柳守丞不无兴奋地应道,“下官正要向上大夫报喜呢。大沟贯通,白相国卜下吉日,定于八月既望举办贯通大典,祭祷天地。大梁百姓为这大沟辛劳多年,今贯通在即,听闻白相国亲来开闸放水,无不雀跃,家家户户都在为这事儿做准备呢!”

听到“白相国”三字,陈轸心有不快,脸上一沉,但迅即释然。

“太好了。”陈轸象征性地给他个笑,“在下这也晓谕柳大人一事。”

柳守丞怔了怔,拱手道:“上大夫请讲!”

“白相国已于旬日前因病仙逝,君上应天下百姓之请,南面称尊,约定列国公侯会盟于逢泽,祭拜天地四方。为此,我王特别诏命轸为上卿,暂摄大宗伯事务,先一步来大梁筹备会盟大典,吉日正是八月既望!”

柳守丞先是愕然,继而起身,叩拜道:“下官叩见上卿大人,恭祝我王万安!”

“呵呵呵,”陈轸脸上堆笑,伸手扶起他,“柳大人请起!”

“谢上卿大人!”柳守丞起身。

“大王南面称尊,列国公侯会盟,大沟上下贯通,三件大喜事皆在大梁,本卿贺喜你了!”陈轸朝他拱手。

柳守丞还礼道:“下官诚惶诚恐,筹备不妥之处,还请上卿指点!”

“柳大人不必客气。三件喜事既然凑在一处,就作一件庆贺。哦,对了,本卿想到一个主意!”

“下官恭听!”

“白相国来不了,大沟之闸就由我王亲手开启!”

“太好了!”柳守丞亦是惊喜。

“待闸门开启,潮头如万马奔腾,必是壮观。柳大人,你可筹备一个仪式,让列国公侯戏潮追头,权作游戏。我们给这个游戏起个名字,”陈轸略一沉思,一拍脑门,“有了,水中有龙,就叫群雄戏龙!”

柳守丞拍手应道:“好好好,好名字!”

“筹备去吧,还有二十日,时不我待了!”

公孙鞅正在府中与车希贤讨论军事,景监兴奋地走进来,将魏惠王的请柬“啪”地摆在几案上,看向公孙鞅道:“大良造,魏侯的请柬到了,盛邀君上于八月既望会于逢泽,奉行称王大典!”

公孙鞅接过请柬,粗粗浏览一下,嘘出一口长气,给景监个笑:“这头老熊,总算是上套了!”目光落在檄文上,小声嘀咕,“八月既望?”

“下一步怎么走?”景监急切地询问。

“八月既望,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,我们该做准备了!”

“要君上去吗?”

“一国之尊不可轻动,有在下与殿下赴会,足以应付了。还有,公主出嫁之事,万不能拖,免得魏侯生疑!”

“下官遵命!”

公孙鞅扭头转向车希贤:“车将军?”

车希贤拱手:“末将在!”

“出告示吧,举国征兵!”

车希贤朗声道:“末将领命!”

征兵告示发行至位于咸阳东大约一百八十里的小秦村时,举村沸腾。一个亭长模样的大步走在村子里,边走边敲锣,扯着嗓子吼道:“老秦人都给我听好喽,水井边看告示喽!特大喜讯,大良造要征兵喽!”

位于村中心水井边的告示榜前,几十个热血青壮围着告示,听着一个斯文人宣读:“??大凡青壮男丁,上至不惑,下至弱冠,不分贵贱均可应征。一人服役,全家免赋一年,免税三年。冲锋者赏,后退者斩。割敌一耳,赏一金;割敌三耳,晋爵一级??”

村头新兵招募处,一群小伙子在一张几案前面排队,一个斯文人飞快地在竹简上书写:“秦大川,秦二川,秦三川,段大头,李二鳖??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 [简体版]
(本章节第1页/共3页)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